金寨山茶油香飘千里,南财学子探寻振兴路
漫山油茶绿,遍地“金果子”。在安徽省金寨县的山乡之间,山茶油不仅是当地百姓的“致富油”,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2025年7月15至7月21日,南京财经大学“一皖茶油”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活动在此启动,团队成员将通过深度调研,解码山茶油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可能。
(图为团队成员参与座谈会 张佳乐供图)
产业现状:全产业链痛点
在这为期6天的调研活动中,“一皖茶油”实践队深入了解金寨县的山茶油产业。经专业人士介绍了解到目前虽然山茶油产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大别山油茶产业在一产环节面临种植过程依赖人力、劳动力短缺、农户私自采摘及收购农户山茶果质量不佳等问题,目前主要依靠自有基地种植;二产环节存在厂房与生产线重复建设、加工时间短、设备闲置率高、品牌多而杂且缺乏冲击力等问题,尽管其拥有完整成熟的茶油生产线,但解决二产问题十分迫切;而在三产销售环节,虽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模式,但受财务和管理流程限制,线上渠道不完善,线下主要依赖单位福利采购和礼品销售,市场规模小,且线上还存在消费者信用危机,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导致山茶油销售形势严峻,这一环节的问题尤为突出。
破局之道:双轨营销助力产业发展
在安徽省金寨县经济开发区,一场关于传统农产品转型升级的实践正在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开。这家专注于山茶油生产的企业,正通过“科技+文化”的双轨营销策略,为山茶油产业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一皖茶油”实践队员走进山美科技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从原料筛选到精炼加工,每一道工序都体现着企业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我们坚持’五斤果出一斤籽,五斤籽榨一斤油’的传统工艺,确保产品品质远超国家标准。”企业负责人介绍道。然而,高品质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纯正山茶油的合理售价远超市场常见产品,这给销售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这一困境,企业开始转变发展思路。一方面深耕科技研发,将目光投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通过技术创新,企业成功突破油粕、皂角等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系列高附加值衍生品,有效提升了产品利润率。另一方面,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营销,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向消费者直观展示生产工艺和产品特色,打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危机。”我们正在打造’文化+科技’的双重品牌形象。”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通过挖掘金寨千年油茶文化底蕴,企业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IP,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在新媒体平台上,企业通过工厂探秘、工艺展示等内容,让消费者直观了解山茶油的生产全过程,有效提升了品牌信任度。
(图为实践队员与山美公司负责人探讨相关问题 张佳乐供图 )
实践感悟:展望山茶发展新未来
经过数日的走访调研,“一皖茶油”实践团队深切体会到,山茶油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更是一条牵动乡村振兴的产业链。面对土地、资金、技术和市场的重重考验,青年学子们在实地交流中看到了企业对品质坚守的匠心,也看到了新媒体与科技赋能的广阔前景。
调研结束时,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场实践让他们认识到传统产业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未来,金寨山茶油完全有望通过“科技赋能+文化注入”的路径,持续完善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提升品牌公信力,拓展国际视野。对于参与其中的青年学子而言,这不仅是一段观察和记录的经历,更是一堂将书本知识融入现实的生动课程。青春与乡土的交融,让他们在油茶的清香里,看见了绿色发展的希望,也在心中埋下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山美科技有限公司合照 张佳乐供图)
(通讯员:董思语)